认定交通肇事罪的证据的综合分析判断指引参考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认定交通肇事罪及对行为人构成犯罪还应当考虑以下方面的证据综合分析。
交通肇事罪证据的综合分析判断
(一)案件需要重点注意并加以印证的关系
1、关于犯罪人员和犯罪行为,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相关人员辨认笔录与监控录像等视听资料、现场遗留物等物证和痕迹鉴定、DNA鉴定等鉴定意见之间能否相互印证;
2、关于事故责任,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与现场勘查笔录、监控录像、司法鉴定意见书、检验报告、证人证言以及证明肇事车辆安全状况的相关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
(二)关联证据之间的逻辑性分析
1、关于被告人的确定
对于缺乏监控录像或监控录像无法证明肇事人员,但被告人供述的情况,重点关注被告人关于肇事交通工具特征、案发地点、肇事前后运行轨迹、途经事发地原因、发生碰撞详细经过、危害后果、案发当时天气情况等供述的合理性,并与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痕迹鉴定意见、目击证人证言等证据进行比对。
对于缺乏监控录像或监控录像无法证明肇事人员,被告人亦不供述的情况,应从勘验检查笔录、交通工具权属证明、被告人亲友证言、痕迹鉴定、DNA鉴定、手机轨迹鉴定意见等各方面证据考察并确定被告人是否驾车肇事。 2、关于主观状态的确定
被告人及被害人家属关于被告人与被害人以往关系的供述与证言,对于被告人及被害人以往相识并有纠纷的情况,重点关注被告人关于发生碰撞的原因、发生碰撞时采取避让措施、制动措施、其后车辆移动轨迹的供述是否符合过失犯罪的合理性,并与案发时车速、红绿灯状况的司法鉴定以及压痕、撞痕、轮胎痕迹等鉴定意见进行比对,以排除被告人故意犯罪的可能性。
3、关于肇事后离开现场的定性
被告人离开现场的目的。除被告人供述外,通过视听资料、司法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证据还原案发后现场的情况,确定被告人系因未意识交通事故的发生或害怕被被害方殴打而离开现场,抑或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
被告人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与被害人重伤或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报警记录、急救记录、病历资料、验伤通知书、司法鉴定意见书、尸表及解剖检验报告等客观证据中反映出的伤亡时间、原因,分析被告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因果联系,以及被告人在逃逸中是否有隐藏、遗弃被害人的可能性。
交通肇事罪案例分析
(案件摘自裁判文书网,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崔X交通肇事案,(2009)安刑终字第114号)
简要案情: 2008年10月14日9时50分许,被告人崔X驾驶低速自卸货车沿107国道由东向西行驶X处时与韩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载李某某由北向南行驶时相撞,韩某某、李某某当场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崔X负事故的主要责任。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崔X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致两人当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崔X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交通肇事罪 案件证据分析:
(一)证据清单(证据链)
崔X交通肇事案 | ||||
证据链条 | 查证事项 | 基本证据名称 | 辅助证据名称 | 指引提示 |
案件线索来源 | 案件是如何被侦查机关知晓的 | 110接警单 | 证实被告人有无采取主动报警、抢救伤员等酌定从轻情节。 | |
报警记录 | ||||
受案登记表 | ||||
查证危害结果 | 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伤势或死亡的情况 | 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笔录 |
| |
120急救记录 | ||||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 ||||
两被害人遗体火化证明 | ||||
尸表及解剖检验报告 | ||||
证实两被害人死亡原因的司法鉴定意见书 | ||||
公私财产直接损失数额 | 现场物损照片 | 证实崔X驾驶的自卸货车与韩某某、李某某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物损情况。 | ||
物损评估意见书 | ||||
物价认证中心结论 | ||||
查证犯罪事实 | 犯罪时间 | 被告人供述 | 证实事故发生于2008年10月14日9时50分许。 | |
证人证言 | ||||
犯罪地点 | 现场勘查笔录及照片 | 有条件的还应包括案发地及周边监控录像。 | 证实事故发生在107国道。 | |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 | ||||
被告人的供述 | ||||
证人证言 | ||||
犯罪人员 | 被告人崔X的户籍资料 | |||
被告人崔X供述 | ||||
被告人崔X的驾驶证 | ||||
被告人崔X的交通违法信息(记录) | ||||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 ||||
主观状态 | 被告人的供述 | 其他能证实被告人崔X与两被害人之间以往关系、有无矛盾、事先前往案发地点原因等的材料。 | 在案发时被告人在主观方面应为过失,并应排除存在主观故意的可能性。 | |
证人证言 | ||||
其他材料 | ||||
犯罪行为 | 道路交通事故勘查笔录及相关照片 | 如果未能调取案发地监控录像的,应对未调取原因出具书面情况说明。 | 1、证实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案发时被告人崔X在客观上实施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驾驶行为。2、被告人崔X供述称其开自卸货车在107国道行驶时,将二被害人撞死的犯罪事实。3、证人李某某、冯某某证言证实韩某某骑电动自行车载着李某某去弹棉花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 | |
监控录像等视听资料 | ||||
现场方位图 | ||||
证人证言及辨认笔录 | ||||
被告人的供述 | ||||
事故责任 | 崔X所驾驶的车辆行驶证(机动车信息) | 1、重点审查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以及该认定在形式上和实质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2、当事人对事故认定提出异议的,还包括证据:(1)、当事人的书面复核申请;(2)、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3)、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复核结论。 | A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结论证实:崔X驾驶机件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上路,路口未减速慢行,遇情况采取措施不当,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韩某某负事故次要责任,李某某无责任。 | |
肇事车辆照片(发动机号、车架号照片) | ||||
证实肇事车辆安全装置和安全机件状况的司法检验报告书、司法鉴定意见书 |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 ||||
依法告知当事人提出异议等权利期限的文书及送达回证 | ||||
肇事车辆保险单 | ||||
被告人及到案经过 | 被告人被锁定与到案经过 | 公安机关制作的案发及抓获经过 | 证实被告人崔X是否存在自首、立功等情节。 | |
证据充分性及排他性说明 | 证据充分性及排他性说明 | |||
罪前罪后表现及其他量刑情节 | 被告人自首、坦白、立功、前科劣迹等情况 | 案发及抓获经过、被告人供述等 |
推荐相关阅读
胜诉案例
律师团队
联系我们
![]() 400-008-3855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08号横琴人寿大厦12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