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总 则 条 为加强保安业务公司的管理,保障保安业务业的健康发展,根据 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保安业务公司是担负社会治安防范任务的业务型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主要任务是,为单位和个人提供人身、财产安全业务,为安全技术防范提供设计、安装、咨询和维修业务,并经营与安全业务有关的防盗、报警等安全器材。 第三条 保安业务公司所有制的性质,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但提倡鼓励发展集体所有制的保安业务公司。 第四条 本省境内的保安业务公司,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 保安业务公司提供安全业务,以自愿有偿为原则,以客户至上,信> ,遵守合同,安全优质业务为宗旨。 第六条 保安业务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公安机关,其业务活动受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保安业务公司为客户提供安全业务,应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组 织 机 构 第八条 省、市、县和铁路、林业系统根据需要可设立保安业务公司。但一个市、县只可设一个保安业务公司,设区的城市也可设立区保安业务公司。 第九条 设立保安业务公司应有一定的注册资金。注册资金可由主管部门拨款,也可自筹解决。 第十条 县(市、区)设立保安业务公司,应经市(地区)公安机关审核同意,报省公安厅审批;省辖市设立保安业务公司,直接报省公安厅审批,持批>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后,方可营业。 第十一条 各级保安业务公司设经理、副经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经理由主管公安机关任命。 第十二条 保安业务公司内部机构的设置和部门负责人由经理确定。 第三章 保 安 人 员 第十三条 全民所有制保安业务公司的保安人员,实行全民合同制,可从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或退伍军人中选配,不足部分可面向社会公开招收。招收办法按照 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集体所有制的保安业务公司可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办法可参照全民合同制的招工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保安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热爱保安业务工作; (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 (三)年龄十八岁至三十五岁; (四)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口齿清>,男身高一米七0以上,女身高一米六0以上。 (五)无前科劣迹。 第十五条 保安业务公司应与招收招聘的保安人员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到当地公安机关备案,到劳动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 保安人员执行任务时,应着统一的>装,佩戴统一的标志,持统一的身份证件和统一规定的防卫器械。 第十七条 保安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和>策; (二)保守 机密和保安业务业务的秘密; (三)>从领导,听从指挥; (四)坚守岗位,提高警惕,尽职尽责; (五)着装整齐,举止端庄,非执勤时间不准着工作>上街; (六)文明执勤,礼貌待人,严禁打人、骂人,侮辱人格; (七)执勤时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八)执勤时不准行使公安人员的职权,不准饮酒、赌博或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九)不准动用客户的财物。 第十八条 新招收招聘的保安人员上岗前应接受一个月至三个月的教育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行保安任务。 教育训练由主管公安机关统一安排,训练期间,学员集中食宿。 第十九条 保安业务公司每年应对保安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轮训,不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 第四章 保安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条 保安人员按照合同依法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和阻挠。 第二十一条 执行任务的保安人员在人身遭到暴力袭击时,可使用规定的防卫器械进行自卫,但应以制>双方为限。 第二十二条 保安人员执行任务时,发现违法犯罪分子作案,应及时制止,并扭送公安机关。但不准以任何借口实施拘留、关押、搜查、审讯或没收财物等行为。 第二十三条 保安人员发现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时,应配合公安机关保护现场,维持秩序并积 提供线索,但不准进行侦查工作。 第五章 装 备 和 经 费 第二十四条 保安有偿业务费用的标准,由省公安厅报省物价局批准。保安业务公司收取费用时,必须使用税务机关规定的统一发票。 第二十五条 保安业务公司应设立人身保险基金,用于因公负伤、致残、牺牲的保安人员的抚恤。 第二十六条 保安>装、装备实行统一管理,由省保安业务公司统一制作和发放。 第二十七条 保安>装、装备只限于保安人员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准仿制、销售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 保安业务公司根据业务需要,可配备统一的交通、通讯、报警装备,但不准配备警(军)用枪支、电警棍、手铐。 第二十九条 保安业务公司所需交通工具,由省公安厅统一管理,并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六章 奖 励 与 处 罚 第三十条 保安业务公司对成绩突出的保安人员,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对有突出贡献的保安人员,或在执行任务中负伤、致残、牺牲的保安人员,由公安机关按《黑龙江省维护社会治安有功人员奖励抚恤规定》给予奖励或抚恤。 第三十二条 保安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保安业务公司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罚款、留用察看、解除合同等处罚,并记入本人档案;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与有关法律、法规抵触时,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黑龙江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