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 为加强镜泊>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资源保护、利用,根据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镜泊>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镜泊>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区),是 重点风景名胜区。>区范围包括:镜泊二、钻心二、小北>的水体;迎>面及其沟叉五公里以内的植被;火山口森林及一、>号地下熔岩洞和公路两侧一百米以内的植被;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第三条 >区内的山河湖泊、森林、动植物、地貌、特珠地质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历史遗址及园林、建二、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均属风景名胜区资源,应加强保护。 第四条 黑龙江省镜泊>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是>区的管理机构,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并对>区保护、开发和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其职责是: (一)保护>区资源、自然生态环境; (二)组织实施>区规划,合理开发建设; (三)按>区总体规划,对>区建设、改建、扩建项目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并对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设、管理、保护>区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 (五)对>区内与游览有关的经营活动实施统一管理; (六)完成省人民政府、牡丹江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区内的所有单位除各自业务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外,都必须>从管理局的统一管理。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和>安县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设在>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除接受派出部门的领导外,应接受管理局的领导,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共同把>区管好。 第七条 >区内的单位、居民和游人都有爱护、保护>区资源与设施的义务和制止、举报破坏>区资源与设施的权利。 第八条 为落实“以>养>”的方针,管理局可对>区内基本建设单位收取景观景物建设基金和经营单位收取公共事业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管理局会同省物价局另行制定。 第九条 管理局及各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第二章 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十条 管理局应把>区的资源保护工作列为 要任务,搞好宣传教育,制定保护措施,落实保护责任,加强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区内的森林和林木属特殊用途林,不准砍伐。必要的疏伐、更新,须经管理局同意,按审批程序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外围保护地带的林木,不分权属,都应按规划和规程进行抚育管理。 第十二条 管理局应对>区内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名木古树进行调查、鉴定、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悬挂标牌、落实责任,加强保护和管理。 第十三条 >区内禁止开山取石、开荒种地。 第十四条 在>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土特产的,须经管理局同意,限定数量,在指定范围内采集。 第十五条 >区内及外围保护地带为禁猎区,严禁狩猎。 第十六条 白石砬子、小孤山、珍珠门、老鸪砬子和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及其他遗址、城子厚山城、城墙砬子山城等是>区的珍贵景观,应加强管理和维修,禁止游人攀登。 第十七条 镜泊>的水域是>区的主体和重要资源,应加强保护和管理。 第十八条 >区水资源的利用应按流域规划,统筹兼顾、科学调度、节约使用,发挥多功能效益,严格控制蓄水海拨高程。 为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设立由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牵头,有关单位参加的协调机构,实行统一调度。 第十九条 镜泊>水域不准>坝拦>,不准截断上游水源。 第二十条 >区内的水产资源应严加保护。严格控制捕捞强度。渔业生产单位的捕捞计划和投放鱼苗计划,应报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一条 禁止无证捕鱼,不准截沟堵叉捕鱼,不准毒鱼、电鱼、炸鱼和使用非法网具捕鱼。 第三章 规划与建设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区的总体规划是>区开发建设的依据,>区的各项建设必须按照总体规划、小区规划和专业规划进行。 第二十三条 >区各单位都应在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小区规划,建立档案,并报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 严格控制在>区内建设宾馆、疗养院等设施,确需建设的,须同>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景物相协调。不准建设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的设施,有碍游览、交通等建>设施,应按规划要求限期改造或拆除。 第二十五条 在>区内新建工程的单位,须向管理局提出申请,报送项目设计等有关文件,经管理局审查同意,按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项目批准后,须经管理局到现场确定方位,划定面积后,方准施工。 >区内各单位现有建>物需要扩大面积、改变造型的,须报经管理局批准。 第二十六条 在>区内,凡需占用土地和林地的,须经土地和林业的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规定缴纳税费。 第二十七条 在>区的建>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景观景物、植被、水体、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按园林规划要求,进行绿化、美化。 第四章 环境与卫生管理 第二十八条 >区内各单位都应制定绿化规划,搞好本小区的绿化、美化。 第二十九条 >区设置的标牌、牌匾、宣传画廊、路标等要简明、整洁、美观、大方,与周围的景观景物相协调。 第三十条 >区内严禁新建工矿企业和污染环境的设施,已有的应限期治理。 第三十一条 严禁向>内排放污水。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 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第三十二条 严禁向>内倾倒垃圾和污物。各单位应设专用容器存放垃圾,并及时送往垃圾处理场。旅游旺季应作到日产日清。 第三十三条 游人要讲究卫生,保护>区环境和公共设施。不准向>内或随地乱扔玻璃瓶、罐头盒等杂物。不准在景观景物及公共设施上乱刻、乱画、乱写。 第三十四条 >区内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不准各种机动车辆、船只鸣放高音喇叭;各种音响设备的音量不准超过 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都应建立爱卫会,制定卫生制度,落实区域卫生责任制。 第三十六条 饮食业务行业和食品加工业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省有关规定,不准出售有害、有毒、腐烂变质的食品。 第三十七条 饮用水要经过消毒、净化,达到 生活饮用水标准,不准直接饮用>水。 第三十八条 >区内的疗养院,不准开办传染性疾病和污染环境的治疗项目。 第五章 工商、税务与物价管理 第三十九条 到>区内从事商业、饮食业务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经管理局审核、签署意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方准营业。 第四十条 到>区内从事商业、饮食业务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取得营业执照后,必须到税务部门进行登记,依法纳税。 第四十一条 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和管理局指定的地点经营,不准擅自改变经营性质,扩大经营范围,变更经营地点。 第四十二条 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 物价和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和>策,实行合法经营,不准抬高物价、掺杂使假、短尺少称、以次充好。 第六章 治安与安全管理 第四十三条 社会治安和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卫人员,落实治安防范责任制。 第四十四条 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到>区内疗养、施工、从事经营活动等暂住人员要依法进行登记管理。 第四十五条 严禁酗酒滋事、寻衅闹事、聚众斗殴、严禁赌博、卖淫、嫖娼、吸毒、封建迷信、传播与观看淫秽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四十六条 凡进入>区内的各种车辆要做到车容整洁、车况良好、文明驾驶、听从指挥,按规定路线和车速行驶,并到指定地点停车。 瀑布人行路禁止各种机动车和畜力车行驶;背河路禁止大货车、拖拉机行驶。 第四十七条 严格控制新增机动船只。确需增加的,须经管理局同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下水营运。 第四十八条 各种船只应按规定航线航行,在指定地点停泊。严格执行航运安全规定。 舢板船区和游泳区,除救援艇外,禁止其他机动船驶入和靠岸。 第四十九条 游泳人员要注意安全,严禁到码头和船舶密集区游泳。 第五十条 应做好>区内的护林防火和安全防火工作,划分防火责任区,明确防火任务和责任。各单位都应建立消防组织,制定防火公约,配备必需的灭火工具。 第五十一条 防火期内严禁在野外吸烟弄火。五级风以上不准生火。 第五十二条 >区内不准乱设卡、滥收费。确需设卡或收费的,须经管理局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章 接待与业务 第五十三条 各经营单位应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五十四条 宾馆、招待所、饭店、医疗、邮电、交通等业务经营单位和个人应文明业务,做到热情、礼貌、方便、周到。 第五十五条 各经营单位应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区的文化生活。 第五十六条 管理局应经常组织>区内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文明生产、文明业务、护林防火、安全保卫、清洁卫生等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管理局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五十七条 对保护>区资源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管理局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给予以下处罚: (一)未经批准私建滥建的,视情节轻重,责令停建、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破坏地貌、植被和捕杀野生动物及私捕滥捞各种鱼类的,视情节轻重,责令停止破坏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可单处或并处一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损坏自然人文景物,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赔偿经济损失,或处以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除赔偿经济损失外,处以三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十条 管理局及各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应从严处理。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被处罚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按有关规定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本规定由黑龙江省镜泊>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六十四条 本规定与 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执行 规定。 第六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镜泊>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