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网8月27日消息:“动迁难,难于上青天”,多少人谈动迁而色变。但是,浦东世博动迁,实施“阳光操作”,切实维护动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提升其居住和生活质量,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使动迁这一“天下 难事”变成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和谐工程”。
4个月8300多户动迁居民自动签约
据统计,从今年3月31日浦东世博动迁正式开始签约以来,短短4个多月时间,已有8300户动迁居民自愿签约,占到已启动动迁户的近99%,动迁居民无一例越级集访、闹访,而且还向浦东新区政府、有关街道居委会、动迁公司赠送了450多幅锦旗。记者注意到,锦旗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是“公正”。动迁居民丁瑞虎、姜永培夫妇称赞世博动迁“公开公平公正;放心开心称心”。
世博动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为单个重大项目动迁规模最大、难度最高、要求最严、时间最紧的一次。世博会5.28平方公里的规划红线范围,其中3.93平方公里在浦东,占总规划范围的74.4%。浦东是上海世博动迁的先行先试区,也是世博动迁、建设的主战场,需要动迁居民10765户,占到世博居民动迁总量的近60%。根据世博会场馆建设的时间表,到2006年,要基本完成居民、企业的动迁和安置,并启动部分场馆的建设。而浦东须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基本完成动迁任务。
世博动迁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世博局局长周禹鹏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不仅要体现在办博本身,也要体现在改善广大动迁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上。”
4个多月动迁8300多户居民,这在上海的城市动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世博动迁的“浦东速度”是如何实现的?世博动迁的“浦东模式”精髓又是什么?
浦东世博动迁安置房源好,补偿标准合理,显著改善动迁居民的居住条件,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转化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目前,在不少地方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动迁安置房边缘化,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导致动迁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因动迁而失业、因动迁而致贫。“50年前,爸爸背着我从乡下来到城里;50年后,我带着儿子从城里回到乡下。”这是动迁居民中流行的一句怨言,矛头所指是动迁安置房离市区越来越远,都在远郊。
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浦东世博动迁定向安置基地,一开始就按照“精品工程”和现代化新型社区的标准,进行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安置基地包括三个社区:三林世博家园、南平小区、永泰花苑,约110万平方米。譬如,建设中的三林世博家园位于浦东外环线内,共有住宅1.2万多套,有130多种房型可供选择,规划中有4条公交线路,医院、学校、商场、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许多动迁居民看了三林世博家园的规划图、房型图、样板房,满心欢喜,纷纷主动签约。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说,“要把三林世博家园等安置基地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成为展示浦东形象的又一窗口和亮点。”浦东新区政府要求负责安置基地建设的浦东房地产集团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放在 位,在总成本控制、略有盈利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设计和建设标准。
浦东世博动迁补偿安置的政策口径,贴近市场,贴近动迁居民的真实需求,既“数砖头”又“数人头”。对于动迁房屋面积小、应安置人口多的,设置了补偿安置保底价,使他们分得开、住得下;对于动迁房屋面积大、应安置人口少的,拆一套还一套,通过安置价和市场优惠价相结合的方法,让动迁居民不吃亏。
据介绍,浦东世博动迁补偿安置政策是经过对动迁地区1年多的情况普查、在广泛听取各类动迁居民意见和意愿的基础上制订的,既充分考虑了旧里简屋地块中弱势群体占70%的现状,又反映了市场价格。譬如,三林世博家园的市场价约为每平方米7000元,但动迁安置价只有每平方米4200-4300元。
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周家渡街道动迁居民王立平,按政策从新疆退休返沪,全家三代5口人挤在50平方米的简屋。此次世博动迁,安置了中套、小套共两套房子,总面积超过110平方米。老人给动迁基地送来了锦旗:“心想百姓,情系世博”,并满怀真情地说:“世博给我新家园,圆了我一辈子的梦。”
“阳光动迁”:先走多得益、晚走少得益
浦东世博动迁实行彻底的“阳光政策”,政策口径前后一致,贯彻“先走多得益、晚走少得益”的原则,以公正和诚信保证动迁工作的有序、高效。
根据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提出的“统一标准、公开操作、严肃纪律、依法动迁”的要求,浦东世博动迁大胆创新,在落实上海市拆迁管理5项制度(拆迁公示制度、信访接待制度、投诉举报制度、承诺书制度、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十公开”、“两参与”、“三一致”和“四同步”,探索出一条文明动迁、和谐动迁的新路。
“十公开”是:法律文书、政策口径、动迁工作人员情况、被拆迁人的基本情况、评估结果、安置房源、房源使用情况、特殊困难群体认定条件、安置结果、就业信息10项内容公开上墙。“两参与”是:公信人士和群众代表参与;律师、社工等志愿者参与。“三一致”是:公开的政策与实际操作一致;动迁操作政策的前后一致;公开的政策与行政裁决的依据一致。“四同步”是:同步监察、同步预防、同步审计、同步信访。
此外,与过去的“大包干”不同,浦东世博动迁规定,政府支付动迁户的补偿款与支付动迁公司的劳务费实行严格的分户管理。动迁公司每动迁1户居民,政府给予5000元的劳务费。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动迁公司克扣动迁款的可能。
浦东城市建设动拆迁有限公司总经理居向明坦言,“十公开”把一切都摆到了明处,减少了动迁经办人的自由裁量权,提高了服务质量,杜绝了暗箱操作,以公开求得了公平。
根据浦东世博动迁的安置补偿标准,在前三个月签约的,拆迁奖励费8000元,而速迁费则从12000元、7000元、2000元逐月递减5000元。半年后签约的,将取消拆迁奖励费和速迁费。而且,动迁居民按签约先后,行使安置房楼层、房型的选择权。
浦东新区世博办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房屋拆迁管理署署长韩乃林说,过去的动迁政策往往是前紧后松,导致“早走的吃亏,晚走的捡便宜”、“老实的不得利,会闹的多吃奶”,既有失社会公平,又有损政府公信。此次世博动迁,亮出政策底牌,取消内部口径,真正做到公开透明、前后一致,赢得了动迁居民的信任和欢迎,甚至出现了一天当中上千名动迁居民排队签约的景象。有位二次动迁户,上次赖着晚走得过便宜,这次观望了几个月结果吃了亏,大呼“老经验不灵了”。
浦东世博动迁总指挥、浦东新区副区长臧新民告诉记者,“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浦东世博动迁实施公开透明的‘阳光政策’,旨在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动迁任务、确保居民动迁全过程的平稳推进、确保动迁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街道办事处成了世博动迁的责任主体
浦东世博动迁之所以能创造4个多月平稳动迁8300多户居民的历史记录,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浦东创立新的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将街道办事处作为世博动迁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了解社情民意、善做思想工作的政治优势,将上海市“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党建全覆盖”的优势应用于世博动迁,使动迁这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火药桶”转化为以党心凝聚民心、实践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载体,将“世博动迁让党放心,安置让群众满意”的口号变成了现实。
此次浦东世博动迁,法律主体是上海世博土地储备中心,责任主体是周家渡、上钢新村、南码头路3个街道(含11个居委会),实施主体是7家动迁公司。3个街道成立世博动迁分指挥部,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指挥,街道和居委会的党员干部、社区民警、社工等深入动迁 线,与动迁公司经办人协同作战,包片、包楼、包户做动迁居民的思想工作。
浦东世博动迁常务副总指挥、浦东新区建设局局长闵师林说,过去搞动迁,是动迁公司直接面对动迁居民,容易产生隔阂和矛盾。浦东世博动迁充分发挥新区政府机关、街道居委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助于从情、理、法三个层面做好动迁工作。街道和居委会的党员干部,平时串百家门、知百家情,与居民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情谊,他们介入世博动迁,能起到“桥梁”和“润滑剂”的作用。
浦东世博动迁涉及的3个街道属于上海的“下只角”和“贫民区”,棚户旧里占了一半,下岗失业人员、返沪知青以及老病残等弱势群体集中;房屋权属复杂,一产多户、共有产等现象严重,给确权带来困难;人员成分和家庭结构复杂,有不少劳教释放人员、吸毒者、大龄单身汉和单亲家庭。
“动拆迁公司经办人讲十句话,不如居委会干部讲一句话。如果没有街道居委会党员干部的参与,浦东世博动迁不可能这么顺利。”浦房集团动拆迁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朱爱娟坦言。
浦东世博动迁,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江君芬是周家渡街道白莲泾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在世博动迁中“站好最后一班岗”。自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博成功之后,每逢大会小会,她就跟居民谈“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动迁开始后,她既劝居民“见好就收”早日签约,又“拉橡皮筋”,帮助居民在政策范围内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今年6月29日,在动迁搬家之后,白莲泾居委的100多名党员还聚到一起过组织生活。对动迁搬走的几百户居民,现在住在哪?生活有啥困难?江君芬心里有本清楚的帐,她打算年内一家家地去拜访一次。随着世博动迁接近尾声,白莲泾居委会将成为历史,但大家舍不得江书记。江君芬的家不在世博动迁范围内,三代同堂挤在20多平方米的旧工房里。白莲泾30多位动迁居民联名给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写信,愿意“拿出一部分补偿面积,让江书记一起搬进新的小区”。
把工作做到动迁居民的心坎上
急世博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街道居委会的党员干部既循循善诱地宣传世博动迁政策,又千方百计维护动迁居民的合法权益。
76岁的孤老章顺娥,早年丧夫,膝下无子,10多年前就因瘫痪住进了南汇区的一家养老院。世博动迁后,周家渡街道和动迁组几经周折才找到“人户分离”的章老太,并把20多万元动迁安置款送到老人手里。
正在宝山监狱服刑的刘建康,听说他在周家渡街道白莲泾的一套27平方米的旧房要动迁,深感不安,担心将来出狱后会流离失所。刘建康万万没想到今年3月下旬的一天,周家渡街道司法科干部蔡建琴与动迁经办人会一起到狱中探视自己,并带来了世博动迁的宣传资料、安置方案,当面解疑释惑。10多天后,蔡建琴等人再次来到宝山监狱,刘建康放心地签下了三林世博家园一套73平方米的2室1厅房,还得到4万多元各种奖励补贴。
浦东司法局挑选25名专业律师和10多名公职律师,组成世博动迁律师志愿团,深入动迁一线,为动迁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和司法调解等服务。南码头路街道还成立心理疏导小组,把工作做到动迁居民的心坎里。心理疏导小组组长崔寒竹说,“有的居民虽然补偿条件满足了,但还是不愿走,本质上是心理问题。譬如,有的‘二次动迁户’,过去受过伤害,心理留下阴影,对动迁抱有怀疑、抵触情绪。有的单亲家庭、大龄单身者,往往存在家庭冷暴力和心理障碍。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能打开对方的心结,动迁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南码头路街道的动迁居民沈正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沈正其58岁,单身,因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夏天也裹着一件棉袄,10多年前在浦西的房子被强迁过一次,心理阴影很深。此次世博动迁,他一直采取排斥、回避态度,工作人员几次上门他都闭门不见。后来,崔寒竹和南码头路街道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周惠珠等人,设计了一个偶然相遇的情景,把沈正其请到居委会“随便聊聊”。一杯茶,一碟瓜子,从沈正其看报的爱好、20多年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情,一直聊到三林世博家园的房型……沈正其心头郁积多年的积怨慢慢冰消雪融,封闭已久的心门慢慢打开。3个小时后,沈正其爽快地签了约。周惠珠感言,“世上没有融化不了的冰,只要你有一颗火热的心。”
动迁有尾声,服务无终点。浦东新区政府不仅帮动迁居民“安居”,还想方设法助其“乐业”。新区政府规定,三林世博家园等安置基地建成后形成的就业岗位和政府组织的就业培训机会,向动迁居民倾斜。对那些依靠出租闲房、开店摆摊为生的动迁居民,尽量在安置基地集贸市场内帮助其安排营业摊位,或提供保安、保洁、保绿等新的工作岗位。“人走茶不凉”。对已经签约的动迁居民,街道居委会提供周到的后续服务。譬如,为特困家庭提供临时过渡用房;组织志愿者为老病残弱家庭提供搬场服务;在动迁基地和临时过渡房,为居民提供义务医疗服务。
“三会制度”:确保动迁居民的话语权和合法权益
浦东世博动迁总指挥、浦东新区副区长臧新民说,“从字面上看,‘和谐’,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说话的权利。世博动迁是政府行为,要以人为本,追求公平,切实维护百姓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百姓的合理要求。”
据介绍,浦东世博动迁“约法三章”,严禁任何形式的“逼迁”行为:严禁采取停水、停电、停气等手段强迫居民搬迁;严禁利用社会恶势力或野蛮手段威胁居民搬迁;严禁拆房公司野蛮拆房,以拆逼迁手段胁迫居民搬迁。浦东世博动迁地区,地势低洼,一到汛期容易积水,导致停水、停电。即使留下的居民只有几户,有关部门也会及时免费修复。
臧新民说,“我们不放弃用行政、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尽量避免使用强迁手段。对未签约的居民,我们力求以政策和法律为依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矛盾化解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了加强沟通、规范程序、化解矛盾,浦东世博动迁建立了“三会”制度。专题协调会:针对居民的特殊情况、特殊要求,街道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动迁公司经办人等进行专题讨论、协调,凡是合理要求尽量满足;行政裁决审理会:政府职能部门审核动迁居民的权证是否齐全、补偿方案是否合理,如果属于无理要求就下行政裁决书;强迁听证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律师、街道居委干部等出席,动迁部门讲清政策,动迁居民陈述理由,双方的意见得到充分交流和沟通。“三会”之后,动迁双方的沟通非常彻底,居民逐步理解了政策、调整了心态,最终绝大多数人都高兴地签了约。